第八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The 8th 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 CESS)将于2025年7月2日-7月5日在上海举行。为促进学术交流、拓展学生视野、加强珊瑚礁系统科学人才培养,并提升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广西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及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的学术影响力,实验室决定资助部分学生(博士、硕士及本科)参会。
经学生申报、实验室评估后,现确定资助高洁等32名学生参会(名单附后)。请获资助学生尽快完善并优化报告内容(摘要、展板或PPT等)。
注意事项:
1.署名要求:第一署名单位须为“广西大学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且学生须为第一作者并亲自到场报告;
2.摘要提交:请于2025年4月25日前完成摘要撰写,并通过会议系统提交,确保在注册截止时间(2025年4月30日)前完成注册与缴费;
3.会议报名链接:http://www.cess.org.cn
其他说明:
1.因资助人数较多,实验室委派肖竣友同学协助相关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2.实验室鼓励学生积极参会,但因资助名额有限,部分优秀学生未能入选资助名单,建议未获资助者联系导师争取支持。
附:实验室拟资助参加第八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学生名单
实验室拟资助参加第八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学生名单 |
序号 |
姓名 |
学生 类型 |
导师 |
拟报告题目 |
拟报告形式 |
1 |
张佳宇 |
本科生 |
裴继影 |
基于单细胞质谱组学研究珊瑚共生虫黄藻的化学多样性 |
口头报告 |
2 |
高洁 |
博士生 |
余克服 |
南海珊瑚礁不同地貌带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组成及来源的空间异质性 |
展板报告 |
3 |
郭宁 |
博士生 |
姜伟 |
珊瑚骨骼P/Ca示踪南海北部边缘礁表层海水磷含量变化 |
展板报告 |
4 |
滕君灿 |
博士生 |
余克服、左秀玲 |
基于地貌分区建模的珊瑚礁遥感水深反演方法 |
口头报告 |
5 |
夏荣林 |
博士生 |
余克服 |
西沙群岛珊瑚礁区的尿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
口头报告 |
6 |
陈海伦 |
硕士生 |
梁作栋 |
南海北部涠洲岛珊瑚岸礁波浪破碎与增水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展板报告 |
7 |
顾庭舞 |
硕士生 |
姜伟 |
南海北部表层海水稀土元素的珊瑚记录及其环境气候意义 |
展板报告 |
8 |
花绘 |
硕士生 |
王瑞 |
西沙群岛晚中新世宣德组沉积相对白云石晶体发育演化的控制作用 |
展板报告 |
9 |
黄达华 |
硕士生 |
余克服 |
南海北部珊瑚生长率记录的中-晚全新世共2203年的SST及ENSO变化 |
展板报告 |
10 |
李玫 |
硕士生 |
吴司琪 |
南海西沙群岛羚羊礁底栖有孔虫群落特征差异性分析 |
展板报告 |
11 |
李钰涵 |
硕士生 |
吴司琪 |
南海第四纪珊瑚礁生态系统演化中海胆的调控作用 |
展板报告 |
12 |
梁林 |
硕士生 |
陈飚 |
造礁石珊瑚病毒群落对急性低盐胁迫的响应模式研究 |
展板报告 |
13 |
梁祝清 |
硕士生 |
梁甲元 |
靶向接种:潜在益生菌为热胁迫下珊瑚白化 “降温” |
展板报告 |
14 |
刘彩凤 |
硕士生 |
姜伟 |
热带气旋对河流入海沉积物的影响及其珊瑚记录—以海南岛为例 |
展板报告 |
15 |
卢锟 |
硕士生 |
王广华 |
近40年来大亚湾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的演变分析 |
展板报告 |
16 |
秦晓 |
硕士生 |
苏宏飞 |
益生菌 Bacillus firmus GXU-Z9 的珊瑚抗病作用与机制研究 |
展板报告 |
17 |
任天飞 |
硕士生 |
江红蕾 |
珊瑚礁区海洋热浪加剧与冷浪衰减:时空演变及未来趋势 |
展板报告 |
18 |
孙非龙 |
硕士生 |
苏宏飞 |
Ammonia removal mitigates white plague type II in the coral Pocillopora damicornis |
展板报告 |
19 |
王佳宝 |
硕士生 |
宋宜 |
琛科2井晚中新世-早上新世脂类分布特征及其古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 |
口头报告 |
20 |
王镜宇 |
硕士生 |
张瑞杰 |
珊瑚砂和珊瑚骨骼中黑碳赋存特点及其碳封存意义——基于BPCA分子标志物法的证据 |
口头报告 |
21 |
韦丽菲 |
硕士生 |
覃祯俊 |
广西涠洲岛珊瑚来源虫黄藻Cladocopium goreaui的热驯化及高温响应机制 |
口头报告 |
22 |
吴松烨 |
硕士生 |
王瑞 |
高温实验模拟文石质珊瑚白云石化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变化特征 |
展板报告 |
23 |
肖竣友 |
硕士生 |
黄荣永 |
基于多光谱卫星的活珊瑚覆盖度反演方法研究 |
口头报告 |
24 |
薛鹏飞 |
硕士生 |
张媛媛 |
葡萄糖和五氯酚暴露下澄黄滨珊瑚的代谢和生理破坏:珊瑚碳循环的意义 |
口头报告 |
25 |
阳琪芝 |
硕士生 |
覃祯俊 |
南海北部边缘珊瑚礁区珊瑚-虫黄藻共生体对急性/慢性温度胁迫的响应机制 |
展板报告 |
26 |
余文峰 |
硕士生 |
裴继影 |
联合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学技术解析丛生盔形珊瑚热应激的分子响应机制 |
展板报告 |
27 |
袁欣萌 |
硕士生 |
乐远福 |
北部湾海域涠洲岛晚全新世气候定量重建及珊瑚礁响应 |
展板报告 |
28 |
张楚卉 |
硕士生 |
余克服 |
过去2000年南海北部冬季海表温度预报东亚季风区降雨的可靠性验证 |
展板报告 |
29 |
赵佰玲 |
硕士生 |
江蕾蕾 |
过去2000年南海北部春季海表盐度对东亚季风降雨的预报 |
展板报告 |
30 |
赵凌楠 |
硕士生 |
黄钦 |
上新世-更新世东亚季风演化:来自南海珊瑚礁碳酸盐岩Nd同位素特征的证据 |
展板报告 |
31 |
郑月 |
硕士生 |
俞小鹏 |
海洋热浪引发的适应性机制提升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热耐受性 |
展板报告 |
32 |
周煦 |
硕士生 |
余克服 |
公元700年ENSO引发南海北部海表盐度显著变化 |
展板报告 |
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西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
202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