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904131445141385216
新闻眼:在广西有一座全国唯一的聚焦珊瑚礁研究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他们科研成果丰富,实验室科研人员先后出海考察共计近千次人次,采集样品和数据近万份,建成了国内覆盖范围最广、样本量最丰富、种类最齐全的珊瑚礁样本库,究竟这组实验室是什么样?科代表付玮烨和你一起来开开眼界。
珊瑚礁这种珊瑚和海洋生物共同构建的复杂生态系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虽然它们只占海洋面积的0.2%,却能为30%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这期节目,我们走进广西有一座全国唯一的聚焦珊瑚礁研究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其中一株淡紫色的珊瑚就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滑真叶珊瑚。它生活在实验室打造的岛礁生态修复实验室中,走进这里就像走进了绚烂的海洋馆。科研人员在这通过模拟不同环境,研究各类珊瑚的最适宜生长条件。
出海科考是实验室科研人员的常态,他们最远一次去到了航程13000海里外的东印度洋。在丰富的数据样本支撑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实验室科研团队在珊瑚礁保护与修复领域取得了系列突破,比如最早在国际上提出了古珊瑚白化证据;首次在大空间尺度上揭示南海珊瑚礁的生态现状、不同海区之间珊瑚的亲缘关系、有机污染物及其影响等等。还自主研发了一套从珊瑚选种、育苗、选址、移植、维护到可视化监控的创新性全链条修复技术体系,在涠洲岛2000平方米的珊瑚礁保护与修复示范区进行实践。
目前,这所实验室已建成国内专业方向最齐全、人数最多的珊瑚礁研究队伍,正努力打造学界尖端研究平台、产出珊瑚礁研究前沿性成果、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为构建人海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新范式。
作者:付玮烨 何一平
编辑:黎锦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