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无内容。
  • English
  • |
  • 联系我们
  • |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在运行)
    学院新闻及公告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院新闻及公告>>正文
    【媒体海院】2024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丨黄雯:屡赴深蓝,守护岛礁绚烂新生态
    网站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时间:2025年01月11日 19:12 点击数:

    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876932462610083840

    编者按


    2024年12月5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科学院、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主办,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广西大学承办的科界榜样——2024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南宁举行。

    为展现这些科技工作者们熠熠生辉的创新成果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自治区科协携手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共同推出“2024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系列人物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珊瑚礁,是成千上万珊瑚虫分泌碳酸钙骨骼,在千百年的生长过程中而形成,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虽然珊瑚礁覆盖面积只占海洋面积的0.25%,却能为约30%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还能抵消70%—90%的海浪冲击力,它们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线、促进渔业发展以及推动旅游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受到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正在发生大面积的退化。在2024年召开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了关于造礁珊瑚的全球评估报告,显示全球44%的造礁珊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这一结果揭示,珊瑚礁这一关键生态系统正在遭受严重冲击。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珊瑚礁抢救和保护行动中,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黄雯致力于北海涠洲岛珊瑚礁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如父亲般呵护每一株珊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珊瑚奶爸”。


    屡赴深蓝

    再造海底“热带雨林”

    “第一次潜入海底做调查是在涠洲岛的一个站点,我当时被眼前各种小鱼和五颜六色的珊瑚给深深震撼到。但那以后,在其他站点看到的就没有那么漂亮了,甚至有些站点已经看不到珊瑚了。”黄雯与记者分享他在涠洲岛探查珊瑚礁时的初印

    自2015年起,黄雯便参与了涠洲岛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黄雯了解到,跟全球珊瑚礁一样,我国珊瑚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有的区域80%的珊瑚礁都已经退化了。黄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保护海洋珊瑚礁就成为黄雯心头的大事。

    ▲广西海洋科教馆里展出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记者 祝萌


    珊瑚礁保护与修复工作是一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黄雯及其团队从涠洲岛珊瑚礁本底调查着手,逐步解决珊瑚繁育、高效培育、底播移植、礁体重建及生境恢复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他们时常早出晚归,背负着40多斤的器材下潜上浮,每天在水下工作5—6小时,有时也超8小时。他们既要经历海上的风吹日晒雨淋,也要顶住翻江倒海的晕船呕吐,更是需要承受海底压力、失重等因素带来对身体的种种不适。

    此外,海上的风暴、海底的暗流等未知风险也变幻莫测,极大地挑战着他们的体力和意志力。在一次水下作业时,黄雯被海底暗流冲到100米开外。当他想要努力往回游,可面对暗流速度的强大,他的力量显得实在渺小,所幸最终同伴花了近一个小时找到他。

    为了完成任务,他每年要在南宁和北海之间穿梭几十次。仅2023年,就在涠洲岛上待了260多天,往返37次,带领团队下海240余天。他说,每当他看到波澜壮阔的海面满载星辉,想到珊瑚礁修复工作又迈进了一步,心里就无比高兴。

    近几年,他带领团队成员通过日积月累的修复,投放人工珊瑚礁1600余个,种植珊瑚近十万株,修复珊瑚礁30公顷。牵头的中央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支持的“广西北海市涠洲岛北部珊瑚礁生态修复项目”,顺利完成并进入三年管护期。


    攻坚克难

    以科研力量护卫岛礁灿烂

    黄雯向记者介绍,珊瑚礁的修复步骤包括选种、育苗、礁体设计与投放、移植、管护等复杂的工作流程。珊瑚移植后,还要定期下海监测与维护,监测珊瑚生长与健康情况,守护珊瑚不被渔网、敌害生物等因素影响,陪伴珊瑚礁健康成长。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使全球珊瑚白化现象日益严重,而黄雯的珊瑚礁保护与修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20年夏,南海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水下的珊瑚出现大片的白化。黄雯看着日渐苍白的珊瑚礁,着急得吃不下饭。为了挽救珊瑚,他火速带领着一批潜水员,每天从修复区捞起培育的苗放回到北海养殖场,竭尽所能保护了一批珊瑚苗。经过他们悉心照顾,珊瑚苗后期全部恢复健康。

    ▲黄雯在海底“种珊瑚”。受访者供图


    为了攻克珊瑚应对全球变暖的难题,黄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开展南海珊瑚对温度的遗传适应与短期驯化机制研究。通过大空间尺度的研究,黄雯团队研究发现,南海珊瑚总体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存在由南向北的基因流,可能是南海珊瑚响应全球变暖而发生种群北迁的产物。另外他们还发现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的相对高纬度地区(如涠洲岛、大亚湾)的珊瑚具有更强的抗逆性,可能是更能适应全球变化的“明星”珊瑚。

    据黄雯介绍,我国珊瑚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而涠洲岛是整个南海珊瑚礁分布最北的一个区域。在黄雯看来,这一区域的珊瑚研究非常重要。他的梦想就是让涠洲岛成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珊瑚“宝宝”的“避难所”,所以他的团队扎根在这里,进行珊瑚礁保护与修复方面的研究。

    经过多年努力,黄雯团队最终开发出一套成熟的陆基珊瑚养殖技术、海区珊瑚培育和移植技术,为培育、筛选耐热型珊瑚用于珊瑚礁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珊瑚礁修复效率,也为应对全球变暖提供了新的思路。


    情系科普

    唤起公众海洋保护意识

    “在广西,90%以上的珊瑚分布在涠洲岛海域,目前已探明的珊瑚分属26属、43种,是广西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访当天,记者在广西大学海洋科教馆正巧遇见一群前来参观的小学生,黄雯向他们讲解道。


    ▲黄雯向小学生科普珊瑚修复的知识。记者 祝萌


    黄雯深知,保护珊瑚礁仅靠自己和团队远远不够,还需要唤起更多人对海洋的热爱与保护意识。于是他积极投身海洋科普宣传,招募志愿者8000余人次,坚持在世界海洋日、全国珊瑚日、世界地球日等重大节日组织大型科普活动,在各地场馆、学校课堂、公益论坛向公众一遍遍讲述着珊瑚礁的奥秘。

    “涠洲岛上的一些小朋友在听完我的科普后,会有意识地做好保护工作。我记得曾经提醒过几个小朋友,防晒霜对珊瑚的危害很大。有一天我在沙滩边走,那几个小朋友看到我特意跑来跟我‘汇报’说:‘黄老师,我们下午去潜水,听了您的话,没有擦防晒霜,是把身上的防晒霜洗干净再下去潜水的’。”黄雯欣慰地说:“他们听进去了,并且能够付诸实践。”

    在黄雯的努力下,2019年12月,全国最大的以珊瑚礁为主题的公益场馆——广西大学涠洲岛珊瑚馆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作为珊瑚馆馆长,黄雯不下海时,常在珊瑚馆里给公众做科普讲解。截至2024年11月,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超过30万人次。

    2024年开始,黄雯团队开始尝试一个新的项目——珊瑚认养。游客可以从珊瑚馆里认养一株珊瑚,给它命名或者写上愿望,项目团队就会把公众认养的珊瑚种到海里。“这是一种有效的、沉浸式的科普体验,我们希望把这个项目做大,产生更好的效果。”黄雯期待地说。


    ▲在2024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现场,黄雯展示他的专利产品——珊瑚苗托,并介绍珊瑚认养项目。 周剑 摄


    无论是科研路上的艰难,还是科普工作的繁杂,黄雯都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一一克服。他的奉献精神如同珊瑚一样,在海洋中扎根生长,为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事业默默贡献力量。他是珊瑚礁的守护者,是海洋生态保护的先锋,更是新时代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海洋生态保护事业,共同守护海洋的美丽与生机。

    上一条:清华大学聂建国院士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下一条:我院举办平台内涵建设研讨会

    关闭


  • 网站地图
  • |
  • 下载中心
  • |
  • 科研成果
  • |
  • 新闻动态
  • |
  • 通知公告
  • |
  • 关于我们

  • Copyright @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