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康亚茹博士研究生和张瑞杰副教授等人共同撰写的“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in corals and plankton from a coastal coral reef ecosystem, South China Sea”在环境科学领域经典刊物Environmental Research上发表。该研究首次对有机氯农药(OCPs)在珊瑚不同结构中的污染和富集特征进行了报道。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蓝色沙漠中的绿洲”。位于广西涠洲岛四周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南海西北部最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涠洲岛珊瑚礁对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促进营养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严重的人类活动影响下,1991至2019年期间,涠洲岛的活珊瑚覆盖率从70%下降到17.6%。其中通过多种途径输入海洋中的化学品可能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干扰。OCPs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效应,在全球各区域的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室内研究发现,OCPs限制珊瑚共生体的光合和呼吸作用,对珊瑚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然而目前对于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中OCPs的污染特征和环境命运鲜有报道,OCPs在珊瑚中的积累特征亟待调查和研究。
因此,本研究选取了8种典型的OCPs,旨在分析其在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水样、浮游生物和珊瑚中的污染水平、组成特征和潜在来源,对于珊瑚组织和黏液富集OCPs的差异和不同功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OCPs在涠洲岛珊瑚礁区广泛存在,尽管浓度处于全球较低水平,但在生物体中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富集效应。滴滴涕(DDTs)是海水和生物中OCPs的主要检出物质,且来源主要为历史使用的防污漆。作为珊瑚食物来源之一的浮游生物,其对珊瑚富集OCPs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珊瑚不同结构对于OCPs表现出不同的富集特征,8种OCPs在珊瑚黏液中的浓度显著高于珊瑚组织,而且相比珊瑚组织,黏液亦对DDTs表现出较强的降解功能。因此珊瑚黏液在富集、降解OCPs以及阻碍珊瑚组织富集OCPs和削弱OCPs在珊瑚中的进一步转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首次探索了涠洲岛珊瑚组织和黏液对OCPs富集和降解的不同功能,强调了后续从组织和黏液两个角度进行OCPs对珊瑚毒性效应研究和探索的必要性。(康亚茹、张瑞杰/文 周剑/编辑 余克服/审核)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2.114060
Kang Yaru1, Zhang Ruijie1, Yu Kefu, Han Minwei, Pei Jiying, Chen Zhenghua, Wang Yinghui.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in corals and plankton from a coastal coral reef ecosystem, South China Sea.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2, 214: 114060.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2.114060.
论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