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无内容。
  • 联系我们
  • |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在运行)
    学院新闻及公告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院新闻及公告>>正文
    许慎栋博士发表关于“南海珊瑚营养方式的空间差异及其对环境适应性影响”的研究论文
    网站来源: 时间:2021年07月18日 18:31 点击数:

     

    在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等背景下,珊瑚白化和珊瑚礁生态退化现象愈发严峻。作为混合营养的造礁珊瑚,既能通过与之共生虫黄藻的光合作用获取能量(自养营养),也能通过珊瑚虫宿主本身摄食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异养营养)。但是目前关于珊瑚营养方式在其环境适应性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珊瑚礁在南海广泛分布,从北到南横跨约20个纬度,不同纬度珊瑚礁区的环境条件差异显著。南海北部的三亚鹿回头珊瑚礁纬度相对较高,且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大;近赤道的南沙群岛纬度相对较低,且由于其远离大陆而受到的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弱。开展南海大空间尺度不同礁区之间珊瑚营养方式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揭示不同环境条件下珊瑚营养方式的调整机制及其在环境适应中的作用。

    我们以南海不同纬度珊瑚礁区(三亚鹿回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帛琉蜂巢珊瑚(英文名 Favia palauensis)为材料。首先分析了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的空间差异,结果显示:随着纬度的降低,珊瑚的共生虫黄藻密度也随之降低(图1)。进一步分析发现,珊瑚礁区的营养盐水平、海面温度(SST)和光照强度的梯度变化是造成这种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1南海不同礁区的共生虫黄藻密度

     

    再通过对珊瑚虫及其与之共生的虫黄藻的分离,以及分离所得珊瑚虫和虫黄藻的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揭示了珊瑚营养方式(即自养光合作用和异养摄食强度)的显著空间差异。结果显示: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的珊瑚具有相对更强的光合自养能力,而西沙、南沙群岛的珊瑚具有相对更高的异养摄食能力(图2)。这意味着同一种造礁珊瑚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以调整其自养/异养的相对强度。珊瑚营养方式的灵活调整,尤其是异养摄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其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2三亚鹿回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珊瑚δ13Cz(虫黄藻的δ13C, δ13Ch(珊瑚虫的δ13Ch-z 13C(珊瑚虫与虫黄藻的δ13C的差值. (a) 珊瑚δ13Cz平均值,δ13Cz越高意味着自养光合作用强度越高; (b) 珊瑚δ13Ch平均值; (c) 珊瑚h-z 13C平均值. δ13Ch值和h-z 13C值越负意味着异养摄食强度越高.

     

    该研究从能量供给的角度阐明了珊瑚营养方式的灵活性调节对其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意义。研究结论为评估南海珊瑚对全球变暖、人类活动的适应潜力提出了新的指标和信息。

    论文题目为:“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trophic status of Favia palauensis coral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nsights into their different adaptabilities under contrast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为近期出版的2021年第6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的封面文章。广西大学的许慎栋博士和余克服教授分别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上一条:我院本科生参加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并作展板报告 下一条:我院承办第六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南海珊瑚礁”专题

    关闭


  • 网站地图
  • |
  • 下载中心
  • |
  • 科研成果
  • |
  • 新闻动态
  • |
  • 通知公告
  • |
  • 关于我们
  •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 版权所有

    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 邮编:530004 电话:0771-3227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