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海洋强国梦想。3月18日下午,学院在西215教室举办了主题为“唱响红色歌谣,铸就红色育人”的“开学第一课” 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我校艺术学院音乐系覃思教授主讲,我院王瑞副院长主持。学院学生党员及学生干部约60人聆听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通过红色歌谣传递爱国情报国志,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并结合海洋学科特色,激励学生投身海洋强国建设。

讲座伊始,覃思深入介绍了红色歌谣的精神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风格特点。红色歌谣以激越旋律与集体创作特质,构建了跨越时空的情感传递系统。作为中国革命记忆的声学编码,红色歌谣既承载着特定时代的政治叙事,又在群众传唱中完成艺术转化,使抽象的革命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传播的声波符号,最终成为人民集体情感共振的载体。

随后,她以历史分期为经、艺术流变为纬,将红色歌谣的演进历程置于新中国发展坐标系中进行解构。她以《保卫黄河》《团结就是力量》《翻身农奴把歌唱》《春天的故事》《当那一天来临》等经典作品为例,分别从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歌谣、“边区”和“解放区”的红色歌谣,以及新时代音乐创作中的红色歌谣三个部分展开讲述。这种贯通历史纵深的阐释方式,使海院学子既触摸到红色文艺随时代演进的创作肌理,更深刻体悟到民族精神在不同艺术载体中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
讲座尾声,艺术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曲目演唱《卢沟谣》和《我爱你中国》。激昂的旋律、深情的演绎,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深受感染,掌声经久不息。对于肩负探索深蓝奥秘使命的海洋学子而言,这场思想与视听的双重盛宴具有特殊意义。当红色歌谣中淬炼出的忠诚信念与向海图强的时代命题相遇,激发出的是双重维度的精神觉醒。

讲座结束后,王瑞结合海洋学院的学科特色,将红色歌谣与海洋强国梦紧密联系。他指出,海洋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海洋强国建设离不开爱国情怀的支撑。红色歌谣中蕴含的拼搏精神、奉献精神与海洋事业中探索未知、勇攀高峰的精神高度契合,海洋学科的发展需要红色歌谣中所蕴含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他鼓励同学们将红色歌谣中的精神力量融入到海洋学科的学习与实践中,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红色动力。
开学至今,学院持续推进“开学第一课”教育实践。根据学校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各班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及相关学习,落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疏导。未来,学院还将持续深化海洋文化育人实践,推动红歌教育向实践转化,举办院歌合唱比赛,通过唱响蓝色旋律和红色歌谣,在青春声浪中熔铸集体凝聚力,以学科特色为韵脚,谱写出新时代海洋学子的青春乐章。
文字作者:卫清文、梁琪
图片作者:周剑、宋康宁
编辑:周剑、李珊羽
一审一校:梁琪
二审二校:黄学勇
三审三校:刘旗扬